現代建築對防火安全要求日益嚴格,尤其是公共建築、商場、醫院與高樓帷幕牆。 若使用不符合防火等級的建築隔熱紙,火災時可能因高溫熔化或釋放有毒煙霧,造成二次危害。 因此,選擇具有防火認證的隔熱紙,是確保建築安全與法規合規的重要關鍵。
建築隔熱紙的防火基本原理
防火型建築隔熱紙通常採用特殊配方材料,能在高溫時形成碳化層或隔氧層,延緩燃燒速度。 其核心技術包括:
• 使用防焰聚酯(FR-PET)基膜,能自動阻燃。
• 採用無鹵阻燃劑,避免釋出氯化氣體。
• 表層添加耐熱塗層,可抵抗120~150°C短時高溫。
• 黏著劑採用低揮發性壓敏膠,減少燃燒時的有害氣體。
這些技術能確保建築隔熱紙在火災中不助燃、不滴落。
主要防火測試標準與檢驗項目
建築隔熱紙防火性能需通過多項國際與國內認證測試,常見包括:
• CNS 7614:台灣建築材料防火試驗標準(燃燒速度與碳化長度)。
• ASTM E84:美國表面燃燒特性測試,分A、B、C三等級。
• UL 94:材料燃燒等級測試,常見等級為V-0(自熄)、V-1、V-2。
• ISO 5659-2:煙霧毒性測試,檢測燃燒時產生的氣體濃度。
• SGS或TUV阻燃認證:第三方實驗室驗證產品安全性能。
獲得V-0等級或CNS一級標準的產品,即可確保在火災時具備阻燃安全性。
防火隔熱紙的應用範圍
防火型建築隔熱紙特別適用於高安全需求場所:
• 公共建築(學校、醫院、車站)。
• 高樓商辦與飯店。
• 展示中心與美術館,避免火源波及造成損害。
• 餐廳、廚房周邊玻璃區域。
• 機房與電控室的玻璃隔間。
這些區域對安全與防火等級的要求較高,安裝防火隔熱紙可有效降低火災風險。
防火等級與一般隔熱紙的差異
相較於一般隔熱紙,防火型產品在結構與材料上更具安全性:
• 防火膜厚度較高(約4~8mil),耐熱時間更長。
• 阻燃層可抑制火勢蔓延,減少煙霧產生。
• 不含PVC與氯化物,燃燒時不產生有毒氣體。
• 通常搭配防爆結構,提升整體強度。
雖然價格略高,但能通過政府安全檢測,並降低公共安全風險。
選購防火隔熱紙的檢驗要點
消費者在選購時應注意以下重點:
• 確認產品是否具備「CNS防火認證」或「UL94 V-0」標章。
• 索取原廠檢驗報告與SGS測試文件。
• 檢查膜面背印或包裝上是否有防火等級標示。
• 若為公共工程,須附上消防署或建築中心核可證明。
• 避免購買未標示品牌或來源不明的廉價產品。
這些步驟能確保施工後符合建築法規與保險要求。
施工與維護注意事項
即使防火性能良好,若施工不當仍可能影響安全。 建議注意以下事項:
• 確保施工環境無粉塵與油氣,避免影響黏著性。
• 使用原廠指定施工液與工具,確保膠層完整固化。
• 施工後避免接近高溫燈具或明火區域。
• 定期檢查膜面有無破損、氣泡或脫膠現象。
• 若發現老化現象應即時更換,以確保防火效能。
結論
建築隔熱紙的防火性能是保障建築安全不可忽視的一環。 具備阻燃與低煙毒特性的產品,不僅能通過國際檢驗,更能在緊急狀況下減少損害與人員傷亡。 選擇具防火認證的建築隔熱紙,搭配專業施工與定期檢測,才能同時兼顧節能、美觀與安全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