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0-17

從手動到智慧操作:高空車自動化控制技術演進

高空作業車過去被視為純粹的「機械設備」, 操作全憑人員經驗,控制升降、轉向與伸臂角度。 但隨著智慧製造與AI技術的成熟, 高空車正逐步從傳統手動操作,邁向半自動化與全自動化控制階段。 這不僅讓施工效率大幅提升,也為「零事故智慧工地」奠定基礎。

 

一、傳統手動操作的侷限

 

在傳統施工現場,操作員需同時掌控多項動作:升降、旋轉、臂架伸縮、車體移動等。 若現場環境狹窄、地形不平或需多人協作,稍有不慎便可能導致碰撞或傾斜風險。 常見問題包括: 操作誤差高:人工控制無法精確維持平台穩定度。 反應時間慢:突發情況(風速變化、障礙接近)時,無法即時反應。 培訓成本高:需長時間訓練才能熟悉各種操作模式。 因此,如何以科技降低人為失誤,成為高空車發展的核心議題。

 

二、高空車自動化控制技術的三個階段

 

1. 電子輔助控制(Electronic Assist) 這是自動化的初始階段,系統以感測器監測液壓壓力、角度與負載, 並透過電子控制閥(ECU)協助操作。 例如: 自動水平校正功能 超載自動停機 速度限制與緩衝制動 這些功能讓操作更平順,並能預防初階錯誤。 2. 半自動控制(Semi-Automation) 此階段導入智慧感測與AI輔助判斷。 高空車能根據環境資訊自動修正姿態, 例如偵測傾斜或障礙時,自動減速或停止, 也能記錄作業軌跡、重複執行固定路徑。 3. 全自動與遠端操作(Full Automation & Remote Control) 在5G與雲端系統的支援下, 高空車可完全由遠端控制,甚至根據預設任務自動行進、對位與作業。 這讓人員能在安全區遠端監控,降低高風險操作需求。

 

三、智慧控制的核心技術

 

AI演算法(AI Algorithms) 能即時分析感測資料,根據地形、角度與負載自動調整操作參數。 LIDAR光達與影像辨識 建立三維環境模型,協助避障與精準對位。 電子液壓控制系統(E-Hydraulics) 取代傳統油壓閥門,以電子訊號精準控制油流與壓力。 5G通訊與雲端監控 確保遠端操控與即時資料傳輸的穩定性, 讓管理者能同步掌握現場動態。

 

四、智慧操作的實際應用

 

(1)橋樑與高架道路維修 AI能根據施工路線自動規劃臂架行程,減少多次移動與誤差。 (2)太陽能板安裝與清潔 透過自動對位系統,平台可自動校正角度,維持最佳施工距離。 (3)港口與倉儲作業 遠端操作可讓管理員在控制中心調度多台高空車,提高作業密度與效率。

 

五、自動化帶來的效益

 

提升安全性:AI可即時反應異常,避免誤操作與碰撞。 減少人力依賴:一名操控員即可同時管理多台車輛。 數據化管理:自動記錄操作歷程、維修紀錄與能耗數據。 提高精度與效率:自動定位與控制減少人為誤差,施工速度提升約30%。

TOP